人民網長沙9月6日電 零時,長沙南站的最后一列動車完成當天的運輸任務,緩緩駛入長沙動車運用所檢修庫。夜幕下,巨大的檢修庫內燈火通明,空氣中彌漫著油脂和金屬的氣息。幾十名身著深藍工裝的“動車醫生”,背著工具包,腳步匆匆,熟練地登上列車。
對於千萬名旅客而言,一天的行程已然結束﹔而對於他們來說,“白天”才剛剛開始。有人俯身檢查1027個座椅的調節裝置,有人蹲守在車廂,對座椅插座、衛生間、洗手台設施逐一檢修。最后一顆螺絲旋入凹槽,並不意味著休息,而是新一輪日間作業的序章。
長沙動車運用所有一套成熟完備的檢修規程。與軌道交通的其他環節相比,這裡標准更高、要求更細。座椅零部件要逐個檢查,消防設施必須反復確認,廚房微波爐、電源插座也在“毫米級體檢”清單之中。“每一個零件都不能出差錯。列車時速350公裡,每一處細節都是安全的關鍵。”長沙動車運用所整治組副工長胡天賜介紹。最棘手的是商務座電機故障——商務座椅結構復雜,線路精密,一旦出問題,必須在供電后才能排查,更換部件流程復雜,往往需要一整夜。
為提高效率,長沙動車運用所配備了車頂與車下關鍵部件的自動檢測裝置。只要列車駛入存車場內,大量檢測數據就能實時上傳,機械師據此精准定位問題,大大節省了人力物力,也為提升檢修質量提供了可靠保障。
7月初,長沙動車運用所便啟動學生專列應急響應。與普通列車相比,學生專列對檢修的要求更嚴苛。為此,檢修班組特意在座椅棱角加裝緩沖墊,在電茶爐處增設防燙警示貼,並提高廁所檢修頻次,以應對排水閥堵塞等高發問題。對於這趟學生專列,機械師們幾乎以“雙倍標准”來執行。
“高鐵的發展史,離不開幕后無數檢修人的堅守。”尹東說。動車組檢修是一項系統工程,不僅需要過硬的技術,更需要精益求精的精神。正是這種精神,支撐著中國高鐵一路馳騁,贏得了世界的認可。(林睿斯、尹格、黃俊人)
人民日報社概況關於人民網報社招聘招聘英才廣告服務合作加盟供稿服務數據服務網站聲明網站律師信息保護聯系我們
人 民 網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